六標準差專案手法工具課程心得-市場開發部_林士淵 (102.03.16)

亨將六標準差課程 2013.03.16 於亨將     心得報告:林士淵(市場開發部)

單就「品質損失函數」來看,企業主或經營、管理者如果依循「傳統品質損失函數」的統計分析結果來經營企業、設計生產模式及品管流程,以達成「零不良品產出」的目標,似乎對企業較為有利;因為沒有不良品產出,實質及帳面上都沒有任何損失。任何營利事業單位都應該想要有這樣的結果,內部沒有損失,只要產品賣得出去,就有利潤。

而「田口品質損失函數」的統計分析結果則看似不利於企業,因為任何「非目標值」的產出就是損失(雖然產品仍在公差範圍內,且帳面上並無實際損失),即便不良品產出的比例極低,相較於「傳統品質損失函數」的統計分析結果,這似乎是短期看不到實際成效、且吃力不討好的選擇。然而,企業在沒有實質帳面損失的情況下追求精確及準確(Accuracy and Precision),整體品質因此提升,下圖的曲線將持續往X軸下方移動。改善是無止盡的,在不知不覺中品質提升到另一個境界,等到對手察覺情況不妙,才驚覺已落在後方,且越來越遠...

看似簡單,關鍵仍舊是:如何落實?每個相關的人都是重要的環節;但是每個人的心態如何?是不是有這樣的認知與堅持:「不論制度、流程如何,只要是我經手的事物就得保持一定的品質!」

賞善罰惡是個看似簡單、有效率的選擇,因為用「規定」來要求一個人的行為「應該」可以達到立竿見影之效;但是心態不變,下一個未爆彈或定時炸彈在哪裡...

Comments are closed.